缅怀海灵格爷爷《我是受害者》
编辑: 时间:2019-09-21
献给海灵格爷爷
海爷爷去世于2019年9月19日。我喜欢把这个日子赋予特别的意义。
一字一句地重新编辑2016年7月2日我参加海爷爷的杭州工作坊的经历,重温与海爷爷海奶奶在一起的时光:
《我是受害者》
——写于2016年7月2日
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点受害者心理,即觉得自己应该更幸运,生活得应该更好点儿,很多的别人应该对自己更好些,不应该让自己承受不好的,一堆诸如此类的“应该”。
是不是很熟悉?
且听海奶奶怎么说:
一个举止大方、笑容干净的女士端坐在海爷爷与海奶奶中间,睁大一双貌似无辜的大双眼皮眼睛,之所以用“貌似”无辜这些字眼,或许是我在评判,因为生活中我对自己与很多的别人的受害者心理有很多观察与体验。
摄像头放大且聚焦案主的一双纹着蝴蝶与花朵的手,它白皙修长,略显肉窝,平放在大腿上,忽左忽右轮流望着海爷爷与海奶奶。她的嘴角有不易察觉的微笑。
我喜欢她,很会“来事儿”。
海奶奶自言自语:她迷失了。
良久,海奶奶问:议题是什么?
她:我常常陷入受害者状态里出不来。
海奶奶微笑地凝视并轻抚她的双手,问:“受害者把自己扮这么漂亮给谁看?”
我失声大笑,站起来给了海奶奶三个飞吻,才发现全场只有我在笑。
案主便也低头看自己双手,纹身从手肘一直到手指头,每个手指头上有细条花茎,我一向不觉得纹身好看,,甚至觉得难看兼有点恶心,但她的,的的确确符合我的审美标准。那种纹身在她以外的任何人手上,在我看来,都是错位,都是乱来。那个纹身专属于她。
又全场静默几分钟。
海奶奶说:
……受害者不需要任何帮助,她只是假装需要而已。给予受害者最大的帮助就是你什么也不做,只去接受她呈现出来的东西,不要带评判……
多好!真是太好了!放眼望去,有多少人不是在做着完全相反的事情?
在我看来,受害者心态越严重者,越能且只能依靠自己创造自己的未来。
从来访者细微的神情举止识别受害者模式,对我而言早不具挑战性,对我们广大助人者而言,它是可遇不可求的礼物。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