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他马上30岁了,可是他不做事,整天玩游戏,不出门,也不谈恋爱,说他呢他就说自己都养不活,还恋什么爱?哪有爱?妈妈很惯着他,我是他姐姐,现在父母还啃得动,有一天父母啃不动了,他吃什么哦?怎么融入这个社会?我怎么才能帮到他……”社工日活动现场她问道。
“……他是你们家最大功臣,他这样做在服务你们家很多人。你相信吗?”我问她。“我不明白,老师。”
现在的人,想要得到哪怕是父母无条件的爱,都非要等到所谓的不正常了,才会考虑看心理医生,考虑改变,考虑无条件的爱……人们还对这少部分人的“心理不正常”大惊小怪,难道这部分人不是更正常?不是更有勇气更真实?难道不是大部分所谓的正常人,才更不正常吗?……
“确实,老师,听你这样说,心情好受些了。你是说他在教我们如何学会无条件的爱是吗,道理是懂,还是很难接受他这样。以后怎么办?”
接受不了?那你干预来干预去效果等于零对不对?
现在你都管不着,以后你更管不着。谁的以后更久还说不定呢,说不定根本没有以后,或是他没有以后,或是你……
嗯,活在当下……这样的孩子(成人)越来越多了。活在当下谁不懂?活不起了这社会是病了……
学会说话和走路之前,爱是无条件的;
会说话以后,说什么都是错;
会走路以后,就走上了不归路……
不同意的,请随便,反正我不追究。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